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道回京 (第2/2页)
城了。” “好。” “……好?” “嗯。”她答得非常果决,岑杙差点就信了。 “好什么好,快吃鱼,凉了都。”她似笑非笑得揉了揉她的脑袋,自顾自得吃起了鱼,心里却被那烫人的感动淹没。 夜半,两人相互偎卧在四周封闭的马车厢里,身上盖了条共同的毯子,安静得享受缠绵之后的余韵。 李靖梣平复呼吸,黑暗中摸索到她的心口,意味深长得贴近说:“你不愿入我东宫门下,我不勉强你,但是如果我有召唤,你必须及时赶来,不得推辞。无论是什么时候,在什么地方,和谁在一起。” 她下了一道死命令,岑杙倒也乐于遵守,“好,只要我得闲,凭君驱使。这下你满意了吗?” 黎明之前,李靖梣从容得整理好衣衫,下车来,在四名暗卫的护送下,登上了一早泊在岸边的一只小船。两人就此分道,于三日后在京城三十里外的赤阑桥头重逢。 桥上早已守候了一队黄盖人马,桥的另一侧正在搭建高台,似乎是在准备迎接某位重要人物。岑杙独自驾着马车观望了一会儿,看出来搭建高台的一伙人和在桥上守候的一伙人并不是一起的。 正在好奇这两伙人各自是什么来历时,身后忽然来了一大队人马,听那轰隆隆的马蹄声,阵势着实不小。桥上的黄盖人群忽然骚动起来,一个穿着天蓝色长裙的姑娘从轿子中兴奋得跑了出来,跨过轿杆,奔到了队伍最前面,踮着脚尖远远的眺望。 岑杙头皮一麻,不敢相信似的揉了揉眼,这……这不是李靖梣吗?十七岁第一次见面时的李靖梣?不,不对,不是。 等那小姑娘像个兔子似的在原地蹦跳了两下,向身边人表达自己的喜悦。岑杙确定她不是李靖梣了,李靖梣才不会这么活泼。瞧着她身后那顶皇家御用的顶盖,她一瞬间反应过来她是谁了。不知出于什么鬼祟心理,她匆忙得低下头,拿袖子有意得遮住脸。 那队人马就从她旁边轰隆驶过,为首的人停在了桥头上,和她距离不过是二十来步。 她听那小姑娘雀跃得唤了声:“姐姐!”下意识得从袖弯中抬头,就见李靖梣率了一队东宫侍卫到了桥头,笑着下马来,一把接过那小姑娘飞来的拥抱。 “姐姐,你可回来了!我都想死你了!” “我也想你了。让姐姐看看,好像比半年前又长高了一点。” “哎呀,姐姐,你这次巡河怎么去了这么久啊?我都想去找你了。” 李靖梣并没有把路上遭遇顾人屠的事情告诉她,就是怕她冲动之下急急忙忙赶来搭救,反而危险,“说来话长,我们回宫后再说。” “嗯。” 两姐妹在桥头简单得叙过旧,李靖梣的目光似不经意得朝岑杙这边看了一眼。拉着妹妹的手慢慢过桥。李靖樨兴奋之下并没有留心岑杙,以为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准备过桥的商人。 倒是队伍中一个小将军趁机朝马车走了过来,“岑大人久违了。” 岑杙一看是云种,嘴角就挂了丝笑,依样画葫芦得朝他拱了拱手。 云种快人快语:“话不多说,半月前我已经按照承诺把岑夫人安全护送进京,也感激岑大人一路保护殿下之义,有时间一起切磋,咱们就此别过,后会有期。” 岑杙一瞬间有些动容,平静道:“多谢,后会有期。” 看着李靖梣一行人过了桥,便沿着大道往京城而去。岑杙心里顿时空落落的,也驾着马车过了桥,在桥这头刻意停了一下,打听那座高台是怎么回事? 那看守的官兵见她气度不俗,猜到多半是个有身份的京官,就告知了她原委。 原来这座高台是专门为了迎接敦王搭建的,三日后皇帝要在这里亲自迎接出使归来的皇次子,以表彰他出使蓝阙签订两国修好盟约的大功。 岑杙有些意外,似笑非笑得点了点头,便驾着马车慢悠悠得驶过。 前头并骑而行的两姐妹,妹妹发出愤愤不平的声音:“姐姐,我真替你不平,父皇实在太偏心了,你出去巡河这么久,日夜操劳的,瘦了好几圈,也没见他设个仪仗来接你。而敦王呢,只出使了一趟蓝阙,头发都没掉一根,他就出城三十里迎接。实在太不公平了。” “为两国签订和平盟约,是大功一件,出城迎接是应该的。” “我知道是大功一件,但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?连文武百官都要来此跪迎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迎接太子的呢。姐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?老是把功劳这么白白便宜别人!我都快替你急死了。你是没瞧见那敦王府的嚣张气焰,尤其是那裴贵妃,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。有什么了不起的啊,明明是个人就能办成的事儿,也值得这般夸耀!” 李靖梣听着妹妹的牢骚只淡定得拍拍她的手:“不是告诉过你了吗?要少说话,多做事。” “好吧,又是千年不变的少说话多做事。我只怕姐姐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事,不仅没人看见,还平白给别人做了嫁衣裳。最后反倒不如一个捡现成的窜的高,那我可要气死了!” “好了,不气了。回去给你烤鱼吃怎么样?” “好啊,咦?姐姐你什么时候学会烤鱼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