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048节 (第1/2页)
??但另一方面。 ??这种画面却带着另一种流水线生产不具备的活力感,令人不自觉就有种加入其中的冲动。 ??二十多分钟后。 ??光学平台搭建完成。 ??孙俊人继续看了眼示意图,开始了下一个环节的组装。 ??也就是…… ??一维扫描单元和接收望远镜的拼接。 ??毕竟徐云拿出的就是一维成像技术嘛,不过分辨率要比普通雷达高上很多。 ??按照徐云的设计。 ??一维扫描单元安置在光学平台最上部,下方是接收望远镜。 ??它由两个镀有全反介质膜的平面反射镜、水平旋转机构和垂直旋转机构组成的大口径光学潜望式结构。 ??这个潜望式结构明面上的说法,是由王老他们的581项目组‘友情’提供。 ??不过实际上嘛…… ??这其实很早以前生产出来、但没有后续经费补充完整的结构,搁置了两三年了…… ??它通过手动调节能够全方位扫描,水平方向可以旋转0至360度,垂直方向可以旋转0至180度。 ??接收望远镜则在一维扫描单元的正下方,有效通光口径为300mm。 ??它的主镜同样镀有全反的介质膜,反射率高达99%。 ??望远镜接收的大气后向散射回波信号耦合至导线,由导线导入到准直镜后成为平行光。 ??经过压制背景光的窄带滤光片后,由20%反射、80%透射的分束片分成两部分。 ??20%的反射信号作为能量探测,80%的透射信号作为信号探测,以此来做到数据分析。 ??其实徐云最理想的配置是镀上1064纳米的介质膜,再用光纤代替导线来传递信息。 ??可惜这两个技术现在压根就没出现,就只能暂时拿乞丐版将就着用了。 ??半个小时后。 ??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几个结构尽数组装完毕,只剩下了最后一个…… ??静电分析模块。 ??只见孙俊人环视了众人一圈,转头看向了老郭,对他说道: ??“老郭,该你出场了。” ??老郭朝他点点头,返身回到帐篷中,取出了一个有些破旧的棕色皮箱。 ??皮箱的规格大概在50x30x20左右,并不算很大。 ??老郭小心翼翼的将皮箱带回了众人身边,放平稳后按下了一个按钮。 ??只听咔哒一声。 ??箱子弹开了一道小缝隙。 ??老郭顺着小缝隙将箱子掀起,露出了内部一个特殊的组件: ??这是一个类似后世4090显卡的机械模块,不过厚度比4090高一些,大概有十五厘米左右。 ??模块最上方是一个白色的合金片,约莫一片手掌大小,合金片下方连接着好几组精细的小圆柱——这些便是感应器。 ??感应器的下方则是一个封闭的黑色小盒子,内中装着一个晶片衬底,这玩意儿就是后世扫描器的初始版本。 ??毫无疑问。 ??这个组建便是连首长都惊动了的…… ??静电分析模组。 ??第542章 雷达出世!(下) ??在静电分析模块拿出来的瞬间。 ??唰—— ??所有人的目光便同时锁定了这个只有后世显卡大小的设备。 ??现场无论男女,无论老少。 ??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浓烈的好奇心。 ??一些位置偏靠外的队员还使劲儿伸长了脖子,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。 ??没办法。 ??这年头【高精尖仪器】的概念其实还处于一个萌芽期,远远未完全普及。 ??对于很多这个时代的人——即便是科研从业者来说,静电分析模块都是个稀罕物。 ??尤其是这玩意还和‘国之重器’一词扯上了关系,这又给它添加了不少神秘系的色彩。 ??其实别说别人了。 ??就连拿着静电分析模块的老郭,此时都带着一股莫名的仪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