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651节 (第1/2页)
??负责后端电子学原件读数的男生叫做林子许,是个瘦瘦小小的男生,戴着一副金丝眼镜。
??从实验开始之后,他便紧张的注意着面前的数显屏。
??哒~
??只见随着一道提示音响起。
??某个能级的示数突然像是倒过来的a股指数一般,飞快的开始向上拉伸。
??见此情形。
??林子许一把拽下耳机,对徐云道:
??“徐博士,我们观测到了大量的孤点粒子能量残余,你计算出的轨道概率最少在80%以上!”
??徐云闻言,脸色没有太大变化。
??那道公式毕竟是光环产物,虽然推导过程有些困难,但破解后的准确性还是很高的。
??随后他沉默片刻,深吸一口气,下令道:
??“那就开始……”
??“上磁光囚禁阱吧。”
??第359章 这章其实揭示了一个真相(上)
??冷原子研究。
??从字面就不难看出,这是指在超低温的条件下研究原子的工作。
??高中化学没有挂科的同学应该知道。
??原子的温度,最直接的反映是原子的速度。
??也就是二者呈现正相关。
??常温下。
??原子运动速度是很快的,跟亚索似的滑来滑去,问号根本跟不上它们。
??而要研究原子的物理性质,需要一个稳定的不会乱跑的单原子或者原子集团。
??所以呢。
??在研究原子的时候,就需要把原子冷却下来,也就是把它们给‘冻住’。
??通常情况下,研究需要原子的温度在μk附近。
??但是由于成本问题,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整个实验装置都处于μk的温度下。
??所以正常的做冷原子的课题组,都会使用激光来冷却原子。
??也就是冷却很小的一块区域。
??后世一些日料店也喜欢整这种活,不过他们不是冷却而是加热——把一块鲜牛肉的中间部位烤熟,其他部位都是生的,美其名曰炙心牛肉刺身。
??这种吃法徐云倒是没多大偏见,但一片要五十多块钱就很挑战人智商的底线了……
??话题再回归原处。
??目前冷却激光的原理大多都是多普勒冷却,原理较为复杂,此处就不多赘述了。
??总之这玩意儿能把原子的温度降到很低很低。
??但降温的最终结果只是给原子减速,原子虽然慢了下来,但它们依旧无序的散落在冷却区域的各处。
??就像你圈定了很长一条的高速公路,让其中的车子都失去了动力停在原处,但想要研究这些车子,还需要把它们给聚集到一起才行。
??所以这时候呢,就要上另一个技术手段了。
??那就是磁-光囚禁阱。
??磁-光囚禁阱简称磁光阱,代号mot。
??在《自然》杂志2019年评选出的百大微观实验中,磁光阱位列第58位,是一个非常非常精妙的实验设计。
??它利用了磁场和光场,慢慢的将微粒变得可控可聚集起来。
??mot具体的方法是在z方向上安装一对反亥姆霍兹线圈,则在xy平面上是沿径向分布的磁场。
??正中心磁场为0,在磁场不为0的地方,会产生塞曼分裂。
??塞曼分裂的能级为Δe=gμbbz/n,而能级劈裂的大小与磁场大小有关,磁场大小与空间位置有关。
??所以在存在mot的情况下,二能级原子会受到一个fmot的力。
??此时施加两束对射的圆偏振光,当磁场正向时,相较于σ+的光,σ-的光失谐小,更接近与原子共振。
??因此原子会沿着σ-的光传播方向移动到磁场接近0的位置。
??磁场负向的地方则相反,最终还是会将原子推向磁场接近于0的地方。
??最终。
??原子就会被囚禁在磁场为0的点上。
??这个原理非常简单,也非常好理解。
??mot可以聚集很多的原子,一次大约可以聚集千万以上的量级,同时原子密度也会比较大,大概在10^9/cm^3左右。
??就相当于有一辆铲车,把停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