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106节 (第1/2页)
??等到接近u2的时候,推进剂燃烧加速,导弹正中红心!(注:这是我找了二炮装备研究院一个朋友想出来的方案,不是我本人想出来的哈,我没那脑子……)
??当然了。
??这只是徐云以一个外行人角度想出的画面,他并不了解这在导弹设计中是否存在难度。
??万一这灵感在导弹研制领域和五彩斑斓的黑是一个概念……
??那么徐云保不齐就要准备喝驴毛汤了。
??不过目前看来……
??似乎情况没他想象的那么糟糕?
??至少钱五师的目光没往角落的那把扫帚上瞟……
??过了大概有好一会儿。
??钱五师方才眨了眨眼,将目光收回了现实。
??只见他先是以一种全新的目光审视了徐云一番,又走到徐云身边,伸手在徐云的天灵盖周围按了几下。
??发现掀不开后,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。
??徐云:
??“?????”
??又过了几秒钟。
??钱五师方才徐徐开口道:
??“韩立同志,不瞒你说,我真想看看你这脑子是怎么长出来的。”
??“利用激波和发射角进行气动优化,这可真是太……”
??钱五师隐隐做了个‘骚’字的口型。
??不过到了最后,他还是换成了几个更加平和的字眼:
??“太天马行空了……”
??见此情形。
??徐云不由心中一喜,试探着对钱五师问道:
??“钱主任,所以……我的这个想法其实是可行的?”
??钱五师闻言收敛了脸上的感慨,沉吟片刻,认真说道:
??“韩立同志,你的想法很奇特,但具体是否可行……只能说有一定的概率。”
??“毕竟激波的常见条件是超音速,而三万米的导弹以一定倾角落下后想要达到超音速其实很困难——毕竟u2的位置并不是在地面,而是在万米甚至接近两万米的高度。”
??“当然了,高亚音速也能产生区部激波,但这种结构曲线我们却没有任何数据可以参考。”
??“所以我只能说存在一定的可行性,但是否可以在短期内落到实处……”
??“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马赫数以及启动结构推导计算。”
??提及正事,钱五师的表情就很认真了。
??正如他所说的那样。
??徐云的想法很有新意,但落实在技术上的时候就很困难了。
??因为这涉及到了马赫数的概念。
??啥叫马赫数呢?
??这就首先要提到一个概念:
??那就是飞行器在超音速飞行时,它们的速度往往是没有改变的,真正改变的是空气的声速。
??这是因为低空飞行和高空飞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,二者的大气温度存在很大差异。
??因此。
??同一个速度在高空可能是超音速,但在低空往往是亚音速。
??所以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流动,真正表达的术语是马赫数。
??或者再准确点说……
??马赫数不仅仅是用来区分不同类型的流动,马赫数最本质的作用是体现流体的被压缩的状态。
??关于这一点,大家可以这么理解:
??把空气想象成一根“弹簧”,“弹簧”的刚度与马赫数成反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