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4节 (第3/3页)
你的事情,你要是对我的事情感兴趣,我也会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的。” ??吴居蓝完全没有想到我竟然这么快就不再逃避,决定面对一切。他盯着我看了一瞬,才淡然地问:“你想知道什么?” ??我尽量若无其事地说:“你的年龄。” ??吴居蓝说:“我一直生活在海底,所谓山中无日月,你们计算时间的方式对我没有意义。” ??我沉默了一会问:“你说你上一次登上陆地是1838年,在欧洲。你一共上了几次陆地?” ??“现在的这一次,1838年的一次,还有第一次,一共三次。” ??经历还算简单!我松了口气,好奇地问:“你第一次登上陆地是什么时候?” ??“开元八年。” ??我没有再问“在哪里”,因为这种年号纪年的方法,还有“开元”两个字,只要读过一点历史书的中国人都知道。虽然已经预做了各种心理准备,可我还是被惊住了。 ??我愣愣出了会神,猛地跳起来,跑到书房,抽出《唐诗鉴赏》,翻到王维的那首诗,一行行地快速读着: ??青青山上松, ??数里不见今更逢。 ??不见君, ??心相忆, ??此心向君君应识。 ??为君颜色高且闲, ??亭亭迥出浮云间。 ??终于、终于……我明白了!当日吴居蓝的轻轻一叹,不是有些“千古悠悠事、尽在不言中”的感觉,而是真的千古光阴,尽付一叹。 ??我状若疯狂,急急忙忙地扔下书,匆匆坐到电脑桌前,搜索王维:公元701年—761年,唐朝著名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。 ??我刚想搜开元八年是公元多少年,吴居蓝走到我身后,说:“开元八年,公元720年。” ??吴居蓝进入长安那一年,正是大唐盛世。“长安大道连狭斜,青牛白马七香车。玉辇纵横过主第,金鞭络绎向侯家。” ??那一年,王维十九岁,正是“相逢意气为君饮,系马高楼垂柳边”的诗酒年华。 ??我听见自己的声音飘渺如烟,都不像是从自己嘴里发出来的,“你认识王维?” ??“嗯。” ??难怪我当时会觉得他说话的语气听着很奇怪。 ??我大脑空白了一会,下意识地搜索了李白:公元701年-762年,唐朝著名诗人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 ??原来那一年,李白也才十九岁,正是“气岸遥凌豪士前,风流肯落他人后”的年少飞扬。 ??那时的吴居蓝也是这样的吧?风华正茂、诗酒当歌,“我醉欲眠卿且去,明朝有意抱琴来。” ??我喃喃问:“你认识李白?” ??“喝过几次酒、比过几次剑。” ??“杜甫呢?” ??“因为容颜不老,我不能在一地久居,不得不四处漂泊,上元二年,曾在蜀中浣花溪畔见过子美。” ??吴居蓝的表情、语气都很平淡,我却不敢再问。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,从歌舞升平到天下殇痛,隔着千年光阴读去,都觉得惊心动魄、难过惋惜,何况身处其间者。 ??“既然不能在一地久居,为什么不回到海里?” ??吴居蓝淡淡而笑,“那时的我太年轻,又是第一次在陆地上生活,稀里糊涂太过投入,什么事我都无能为力,却又什么都放不下。” ??“后来是什么时候离开的?” ??“大历六年,公元771年,我从舟山群岛乘船,东渡日本去寻访故人。我到日本时,他已病逝,我在唐招提寺住了半年后,回到了海里。” ??从公元720年到公元771年,五十一年的人世兴衰、悲欢离合,看着无数熟悉的知交故友老去死亡,不管是“相逢意气为君饮”,还是“风流肯落他人后”,都成了皑皑白骨,对寿命漫长、一直不老的吴居蓝而言,应该相当于过了几生几世,难怪他看什么都波澜不兴、无所在意的淡漠。